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青海 > 气象服务 > 雷电评估产品

青海省雷电灾害防御中心业务介绍

【字体:   2009-12-04 10:13:11   来源: 青海气象局  

  一、简介

  青海省雷电灾害防御中心为事业单位性质,直属青海省气象局领导,机构规格为正处级。目前,防雷中心内设7个科室。主要开展防雷装置的检测、设计技术评价和防雷工程设计的指导工作;负责全省重大雷电灾害和西宁地区的雷电灾害调查鉴定、灾情汇总统计、雷电风险评估和雷电灾害评估工作;开展雷电防护技术标准的研究;负责全省防雷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工作。

  二、工作任务

  1.承担全省雷电轨道业务;

  2.承担全省防雷装置的检测、设计技术评价和防雷工程设计的指导工作。

  3.承担西宁市防雷装置的检测、设计技术评价等防雷技术服务以及防雷工程设计、施工服务和竣工验收等工作;

  4.负责全省重大雷电灾害和西宁地区的雷电灾害调查鉴定、灾情汇总统计、雷电风险评估和雷电灾害评估工作;

  5.组织全省雷电监测联防、技术协作和交流;

  6.开展雷电防护技术标准的研究;

  7.承担全省雷电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

  8.负责全省防雷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工作;

  9.开展雷电监测、检测、防护和评估技术方法的应用推广工作。

  三、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我省雷电业务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的关键期。根据《青海省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我们要以中国气象局《现代雷电业务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青海省雷电业务,以发展、改革为需求,为青海现代雷电业务体系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精神支持。

  (二)主要目标

  1.初步完成全省雷电监测网的整合与建设,形成雷电监测、预警预报、检测与防护技术服务、研究开发、管理协调和行政执法的业务体系。

  2.建成研究型省级雷电业务服务综合系统,完成全省雷电监测及其资料的共享和应用开发,实现雷电的超短时预警预报和雷电监测预警的业务化。

  3.开展面向雷电业务研究,以科技创新增强雷电业务的科技内涵,雷电标准化工作取得实质进展,防雷法规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实现全省雷电监测、预警预报、服务等业务的技术指导和科技人员的专业培训。

  4.到2010年,经过深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在雷电监测预警、预报和防护方面形成成熟的科研型业务体系;组织开展并推进雷电预警预报业务和雷电防护技术服务工作,不断提高雷电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业务技术开发、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雷电业务体系。

  四、我国的雷电灾害

  雷电是自然界的强烈放电现象,它经常伴随强对流天气活动产生。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对闪电的看法仅限于赞叹和畏惧,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天笑”,有人则认为是“上帝之火”。1749年,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证实了闪电仅是一种放电现象,当今全球每一秒钟平均发生49次雷电,随着人类活动越来越密集,微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具有大电流、高电压、强电磁辐射特征的雷电对人类社会的威胁性日益加大。

  雷电灾害泛指雷击或雷电电磁脉冲入侵和影响造成人员伤亡或物体受损,其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酿成不良的社会和经济后果的事件。雷电灾害的损失包括直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以及由此衍生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雷电作为自然界中影响人类活动的严重灾害之一,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也给我国航空航天、国防、通讯、计算机、电子工业、化工石油、邮电、交通、森林等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雷电灾害已经被联合国有关部门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被中国电工委员会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长期以来,雷电灾害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据《金史•五行志》记载,公元1232年10月9日,我国金代“天兴无年九月辛丑,大雷,工部尚书蒲乃速震死”,也就是雷击死了金朝高官1名。1767年雷电击中了威尼斯一个储放了几百号炸药的教堂拱顶,引起大爆炸,3000人丧生,威尼斯城大半被毁。北京天坛在明朝至少遭受过9次雷击,在1889年因雷击祈年殿引起大火导致焚毁,直到1896年才修复完工。

  估计全世界每年有几千人死于雷击,全球每年的雷击受伤人数可能是雷击死亡人数的5~10倍。美国1959~1994年里因雷击死亡的平均人数是87人,仅次于因山洪、洪水引发的死亡人数,雷电是美国气象灾害中造成人员伤亡的第二大因素。我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雷暴活动十分频繁,雷电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2004年的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造成2457人死亡,其中雷电造成死亡770人,占总数的31%。仅次于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造成的1370人,位居与气象相关灾害的次席。估计全国年平均上报雷击人员伤亡事件约为703例,其中大约造成1334人死伤,包括667人死亡,667人受伤。我国每年每一百万人中大约有0.53人死于雷击,这个值要高过美国该值的26%,是英国的10.6倍。

  2005年因雷击死亡人数是646人,受伤为690人,2006年因雷击死亡717人,受伤640人,据气象局2007年的不完全统计,2007因雷击死亡人数是744人,受伤585人,雷击死亡人数较前两年有所增加,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极端天气事件增多,部分地区雷电活动增强,例如2007年6月23日至27日,江西省遭受强对流天气系统带来的雷电袭击,在短短5天时间里,江西省上报有35人遭雷击死亡。另一方面,今年雷电造成的重大雷灾事故令人震惊,例如2007年5月23日16时34分,重庆市开县义和镇政府兴业村小学遭遇雷电袭击,造成兴业村小村小学四、六年级学生7人死亡、44人受伤。这些重大雷电灾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媒体的报导。

  从雷击死伤人员的分布来看,2007年江西省上报有122人遭雷击死亡,令人痛惜,而云南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浙江省、湖南省、湖北省、贵州省、和福建省2007年雷击死伤人数也都超过了50人。其中5.23开县雷击事件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最为严惩的一次学生遭雷击事件,事后调查原因是兴业村小学无防雷装置(对这类建筑物规范未做强制性防雷要求),该校教室遭雷电直击后,雷电流通过墙壁泄放放地时,由于接触电势、旁侧闪络以及跨步电压作用,导致教室的学生出现伤亡。

  我国城市人员因雷电造成伤亡的比例只占4.3%,而农村人员却占了59.1%,而不确定因素的占36.6%。如果不考虑不确定的统计结果,那农民占93%,城市人员仅占7%,农民是雷灾受害者的主要部分。在人员伤亡雷灾数中,雷击环境发生在农田最高,为32%,其次为建构筑物(主要是农村民居、窝棚、亭子)的23%,然后是开阔地的13%,水域(包括河边、沙滩)和树下分别是10%、8%。有线连接表示的是雷击是人员正接触着电话线或者金属管线。雷击环境发生在室外的占69%,而且多发生在农民常在的环境下。相对而言,农民在雷电到来时缺乏临时躲避场所,而且农民防雷知识相对较贫乏,导致在室外外受到雷电严重的威胁。在室内,城市建筑物防直击雷措施相对完善,而农村的民居等建筑没有普及安装防雷装置。

  不同雷击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农田、开阔地、水域,人们往往单独劳作或行动,而且地势平坦,相对而言人可能因为较高,更容易被子雷直接击中,雷电流可能会从头部进入人体,一般再从两脚流入大地。由于直接雷击时电流很大,可能导致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相对容易造成雷击人员死亡;当雷电电流经过管线时,由于雷电流峰值很大,常达几千安,所以在这些被直接雷击中的导体上便产生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的电压。这时,如果正好人员接触电话线或者金属管线时,人员会因为接触电压而中电,这种雷灾多1人遭灾;在树下,当这棵树遭雷击时,从地面到人头顶这段高度的树干电阻约为几千欧姆,雷电流在这段树干上产生的电位差超过空气的击穿强度时,雷电流通过这段空气间隙向人体放电,我们称之为旁侧闪电,由于人们有时在树下成群避雨,而旁侧闪击不局限1人,导致在树下雷电造成多人死伤;在建构筑物和厂矿仓库,一般人员比较密集,雷击伤亡形式也多种多样,可能直接雷击、跨步电压、旁侧闪击、接触电压,也可能因为雷击造成的其它后果伤亡,比如火灾、爆炸、重物砸落等,因此相对更容易导致人员受伤。从概率上来说,在雷电发生时,野外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因此应及时躲入相对安全的汽车、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

  80%的雷灾伤亡人员事故只涉及1-2人的生命安全,其中1人受雷击的占总事件的61%,2人占19%。其中雷灾只造成1人死亡的事件占死亡事件的83%,2人死亡的占死亡事件的12%,超过2人的只占5%,而雷灾中多人受伤的概率要高于多人死亡的。

  由于当前我国雷灾调查上报系统不够完善,人们防雷意识有待提高,很多雷电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漏报,尤其是雷击致人员受伤事故,统计我的国雷灾中人员受伤与死亡比例是0.96:1,一般认为雷灾事故中人员死亡比值在5-10之间,英国统计的就是10:1。减少雷电造成人员伤亡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急救,尤其对于雷击造成人员心室纤维性颤动、呼吸中断的情况,前4分钟是抢救的关键时期,及时对伤者进行心肺复苏术能有效减少雷击死亡的几率。

  气象部门长期一贯地重视雷电防御工作,最近几年进一步加强了雷电监测和预警服务,目前大部分省市建立了覆盖全省的雷电监测网,中国气象局也正在建设覆盖全国的雷电监测网,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雷电天气的预报水平。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手段,及时发布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提供支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增强防雷意思、采取避险措施提供帮助。认真执行防雷设备设施定期检测制度,严格防雷工程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进一步加强了防雷减灾工作指导,依法履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责,做好防雷工程专业资质认定、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认定等工作,加强了对建设项目的防雷工程质量管理,严格规范防雷设施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为了加强防雷知识的科普宣传,气象部门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组织推出了中国灾害性天气气候图集、防雷避险手册、雷电防护指引活页、防雷挂图等等多种类型的防雷科普读物,以增强公众的雷电科学知识,提高雷电防护意识,减少雷电灾害。

编辑: 中国天气网青海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青海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